龙头新闻:寒地水稻育种添利器 新品种田间亮相
2025-09-089月1日,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镇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观摩会,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团队选育出的“中龙粳4号”“中龙粳10号”等国审水稻品种长势喜人。同一日,由该团队主持、通过科企联合研发的国产水稻固相育种芯片“中龙粳20K”正式发布。田间观摩这两场活动的同步举行并非偶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国民解释说,田间观摩会上展示的水稻正是他们团队采用“...
9月1日,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镇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观摩会,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团队选育出的“中龙粳4号”“中龙粳10号”等国审水稻品种长势喜人。同一日,由该团队主持、通过科企联合研发的国产水稻固相育种芯片“中龙粳20K”正式发布。田间观摩这两场活动的同步举行并非偶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国民解释说,田间观摩会上展示的水稻正是他们团队采用“...
进入9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副院长聂守军就几乎“长”在稻田里,“现在是看品种田间表现最好的时候,也是我们试验选择新品种(系)的关键时期!”作为育种专家,聂守军躬耕陇亩30年,培育出80余个水稻新品种,“今年绥粳18等品种推广面积600多万亩。”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智慧农业系副教授胡振帮一直在作物学表型园区忙碌,“植物表型组学研究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胡振帮形象地说,“植物表型平台时时采集作物生长、...
2020年4月,春日的暖阳还未完全驱散北方的寒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周鑫就毫不犹豫地乘上西行的航班,第一次投身农业科技援疆事业。自此,他开启了人生中诸多意义非凡的“第一次”:首次主动申请二次援疆、首次自编培训教材、首次指导职工破解寒地种植难题……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他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又是科技服务和科普工作的“多面手”。五年多来,他始终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指引,将论文写在边疆大地上,...
在兰西县红光镇的一处采摘园里,青年挂职干部潘雪正俯身与农户交流,仔细询问近期樱桃等作物的生长态势,并结合作物的生长情况给出了专业的田间管理建议。 潘雪来自黑龙江省农科院,在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土壤与植物互作创新团队中担任助理研究员。2024年5月,在“黑龙江省乡村振兴千人行动”中,他被选派到兰西县红光镇挂职副镇长,分管大农业。 来到兰西县红光镇挂职后,潘雪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红光镇自然农业资源,...
农业现代化,农机要先行;农机现代化,智能是方向。在黑龙江,一个“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阅卷”的创新闭环正高效运转。系列报道《现代农业新“机”遇》今天来看黑龙江如何构建创新“铁三角”,为黑土地量身定制“高智商”农机解决方案,让实验室的种子在广袤田野结出产业硕果。眼下正值田间管理的关键期,在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大豆田里,第二代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正按照科研人员指令,接受“考试”。检验“田间运动能力”...
八月的哈尔滨清风送爽,生机盎然。8月10日,第二届全国作物杂种优势与生物育种学术大会全国农学院院长论坛在哈尔滨召开。来自全国50多所涉农高校的农学院院长、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农科建设、农业教育创新、科研协同机制与产业融合模式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聚焦新农科:重构农业教育与知识生产模式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庆红指出,在农耕文明向数字文明跃迁的时代节点上,...
近日,“智慧龙江 共筑粮仓”科技人才合作推进会在哈尔滨举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华中农业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达成合作。会上同步举行了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北开放合作基地揭牌仪式、引进人才签约仪式。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此次省农科院从华中农业大学柔性引进4名高层次专家,研究领域包括大豆遗传改良、寒地粳稻基因组育种、玉米基因组设计育种和智能农机装备。在4名高层次专家中,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欧阳亦聃教授已在黑龙江从事水稻基因组育种研究多年,...
8月11日,第二届全国作物杂种优势与生物育种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国际学术期刊发展推进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此次大会聚焦“绿色高效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主题,汇聚产学研力量,推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与生物育种领域协同创新。会议设有院士和特邀专家报告,全国农学院院长论坛,科技小院论坛,生物育种、植物保护、园艺植物、作物育性与杂种优势论坛,作物智能育种与新品种审定政策报告,青年学者报告,国际期刊发展报告等板块,114位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领导、...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