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农业现代化,农机要先行;农机现代化,智能是方向。在黑龙江,一个“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阅卷”的创新闭环正高效运转。系列报道《现代农业新“机”遇》今天来看黑龙江如何构建创新“铁三角”,为黑土地量身定制“高智商”农机解决方案,让实验室的种子在广袤田野结出产业硕果。
眼下正值田间管理的关键期,在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大豆田里,第二代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正按照科研人员指令,接受“考试”。检验“田间运动能力”、评估“杂草去除率”和伤苗率”,这两项测试直指当前田间管理中最迫切的痛点。
这道来自田垄的“现实考题”,被哈工大现代农业研究院精准“接单”。历经两年攻关迭代 ,科研团队交出了亮眼“答卷”。这台产品由哈工大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企业自主研发,4吨重的“初代机”,已经成功蜕变为1吨多重的“灵巧版”,性能大幅跃升。
在德邦大为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另一道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命题”,也迎来破题的攻坚时刻。
深耕农机二十多年的德邦大为,早已将播种单粒率做到97%以上,但“高速稳定性”这道坎,始终横亘在全行业面前。在高速精量播种领域,东北农大手握多项专利成果,如同一把量身定制的“破题钥匙”。
校企合力攻关,不仅使研发周期缩短近30%,排种稳定性更是提升20%以上。这张凝结着校企智慧的“答卷”,即将在金秋的田野上迎来“实战”检阅。
龙江农机的创新,从不止于破解当下的效率瓶颈,更着眼于未来“绿色”与“智能”的深度融合。眼前这台“机甲战士”,是全国首台甲醇增程5G无人驾驶农机——这头“钢铁巨兽”燃烧绿色甲醇驱动电机,排放量较柴油农机降低70%,作业效率却翻了一倍。它的诞生,源于企业抛出的“性价比命题”:如何让农机既省钱又环保?先进动力平台怎样与常规农具“无缝牵手”?
数月协同攻关,原本“各自为战”的动力系统与农机具,成了默契的“黄金搭档”。这项院企深度融合的结晶,正加速驶向广阔田野,“绿色农机”的蓝图日渐清晰。
当锐镱科技在田间勾勒绿色能源的循环图景时,一场更深远的变革——构建系统化的智慧农业生态,已在龙江大地澎湃展开。北大荒红星农场的小麦全程无人化示范基地,正是这场变革的前沿阵地:无人耕整机、播种机、施肥机……各式智能装备精准穿梭,默契协同。数百公里外,北大荒信息公司的智能农机网联平台指挥中心内,基于北斗导航的农机轨迹如星火般在数字地图上跃动。这不仅是全国“小麦生产全程无人化作业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项目的核心支撑,更是未来“无人农场”的智慧中枢。
从单个技术突破到系统创新生态,这场变革的背后,是“企业出题”与“科研解题”精准咬合的制度齿轮在转动。如今,黑龙江已贯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完整创新链条,在精密播种、作业监测、高效收获等关键领域,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正从实验室奔向田间。24名驻企服务员化身“命题翻译官”,把企业的多道“技术难题”转化为科研机构能看懂的“创新命题”。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