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1
刚刚过去的5月份,在农户手中粮源不断减少、最低托市稻谷拍卖及大米市场需求逐渐进入淡季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稻米市场整体走势相对平稳,局部小幅波动。
一、市场行情回顾
5月份,国内粳稻市场总体走势仍较为平淡。截止5月末,黑龙江地区圆粒稻谷收购价格为3100-3180元/吨,长粒稻谷收购价为3400-3500元/吨,圆粒米出厂价为4350-4460元/吨;吉林地区普通稻谷收购价为3220元/吨左右,超级稻收购价为3600-3680元/吨;江苏地区粳稻收购价为3140元/吨左右,粳米出厂价为4200-4300元/吨;安徽地区粳稻收购价为3100-3120元/吨,粳米出厂价为4000-4100元/吨,基本均保持稳定。5月份,国内市场大米价格总体稳定,部分优质品种受成本原因有所上调。截止5月末,北京市场东北圆粒大米批发价为4460-4640元/吨,长粒大米批发价5000元/吨左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格为4500-4520元/吨,东北大米批发价格为4840-500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批发价格为4150-4250元/吨,均与5月初持平。目前,国内稻米市场供应充足,市场购销正常,价格保持稳定。但部分南方优质粳米受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部分品牌价格有所上调,但幅度较小。
二、影响因素分析
1、托市稻拍卖:2014年粳稻拍卖受青睐。5月份我国逐步进入大米消费淡季,但由于农户手中粮源同比减少,最低托市稻拍卖主导下粳稻价格表现坚挺。截止到5月26日当周,我国粳稻拍卖成交率始终在4%-9%之间徘徊,成交均价在3109-3167间运行,单月成交36万吨,今年以来累计成交90.6万吨。更需关注的是,2014年粳稻成交率显然好于2011年-2013年粮源,成交价也高达3200元/吨附近,远高于2011年粮源的2850元/吨,2012年粮源2900元/吨和2013年3100元/吨附近,这一点提醒我们,当前我国粮食庞大库存的问题不仅是数量上的,还有质量上,毕竟粮食是活得生命体,其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此外,4月27日黑龙江粮食局给予当地规模粮食加工企业100元/吨的补贴对拍卖的促进作用也微乎其微。
除了粳稻,5月份我国中晚籼稻成交2.16万吨,早籼稻成交仅208吨。而年初,因进口大米配额分配成交的托市稻谷开始“亏本”流向市场,并影响进口大米销路,见下节。(1月6-8日竞拍中,早籼稻成交68.4万吨,均价2757元/吨,中晚籼稻成交71.1万吨,均价2825元/吨,粳稻成交13.2万吨,均价3178元/吨)。
2、进口方面:中国大米走私得到抑制,廉价大米进口压力依旧不减。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再度大幅攀升,官方数据创下近年来新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进口大米33万吨,同比增加2.64%;出口2.9万吨,同比增加1.95万吨,增幅199%。进出口均创下本年度最高值,进口数量为2010年以来同比新高。1-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米66.4万吨,同比减少14.9万吨;累计出口大米6.73万吨,同比增加2.58万吨。
另据越南粮食协会称,今年1-4月越南出口大米150万吨,同比减少15%,因中国在中越口岸加强管理,打击走私;同时,年初竞价成交的140万吨托市籼稻在企业降价350-500元/吨不等以后流向市场,拉低整体陈粮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廉价东南亚大米的消费,南方籼米市场遭受走私大米进口冲击有所减弱,但比价来看廉价大米进口对于国内市场压力不减。
3、稻谷播种和生长情况:南方强降雨或影响生长与播种。3月份开始,我国华南、江南地区自南向北相继进入早稻育秧、移栽期,直至5月初,早稻移栽基本结束,进入返青分蘖期,局部低温多雨天气不利春播进程,但早稻总体丰产基础较好,农业部预计全国早稻种植意向面积87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30多万亩,因效益问题和劳动力不足问题,局部地区“双改单”趋势明显。5月下旬至6月份,晚籼稻与东北粳稻进入播种期,天气暂无大概,但近期华南出现强降雨天气或推迟南方水稻收割,同时可能影响晚籼稻播种进度,但不利影响有限。
三、6月份市场形势展望
展望6月份,托市稻谷拍卖将继续成为市场供应的主力,国内稻米价格涨跌空间均有限,7月份南方早籼稻上市预期将进一步缓解国内供应形势。在调控政策、供应较为宽松、需求相对平稳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国内粳稻市场行情将呈现比较平稳运行的走势,不具备大幅度波动的条件。同时,国内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南方销区还将进入梅雨季节,湿度较大,对大米保存非常不利,因此预计后期国内大米市场价格将承压。 中华粮网(2015-06-11)
下一篇:龙江丝路带建设的重点任务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