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1
重点任务
□省发改委原巡视员王中人
任务是实现愿景的有力支撑,唯有把六大重点任务落到实处,才能将《规划》的设想变为现实。
一、构建哈俄欧铁路跨境运输体系
1、开展中(俄)欧跨境货物运输。在开通中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铁路国际班列的基础上,开展以哈尔滨为中心、以经济带覆盖和辐射地区为主要货源地的中(俄)欧跨境运输。完善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欧洲,哈尔滨—绥芬河、同江、黑河—俄罗斯远东地区,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欧洲三大货物运输通道。
2、加强货运枢纽建设。加快集运输、仓储、集散、通关功能为一体的货运枢纽体系建设,加快建成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绥芬河铁路站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牡丹江铁路货运枢纽,谋划建设东宁危险化学品铁路口岸。
3、积极组织货源。通过宣传推介、招商引企等方式,组织国内外货源,吸引大型商贸物流、货运企业通过黑龙江通道进行跨境运输。
二、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强与俄罗斯交通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铁路: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加快建设哈齐客专、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同江铁路大桥、哈佳快速铁路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哈牡客专、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哈牡既有线电气化等项目;加快推进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佳木斯快速铁路、绥芬河—格罗迭科沃跨境铁路改造、沿边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谋划建设牡丹江—海参崴“标轨输出、宽轨引入”一站直达高速铁路、东宁—乌苏里斯克跨境铁路、抚远跨境铁路。
2、公路:建成建三江至黑瞎子岛等高速公路和伊春至嘉荫等国省干线公路。推进黑河、洛古河、饶河、萝北、东宁等口岸界河公路大桥和黑瞎子岛陆路通道建设。
3、水运:拓展我省与我国东南沿海、俄远东地区、日韩、东南亚等江海联运和陆海联运新通道,畅通绥芬河—海参崴、松花江—黑龙江—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通道,通过投资、参股、产期租赁等方式参与建设和经营海参崴港、纳霍德卡港、东方港及扎鲁比诺等远东港口,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
4、民航:加快推进建三江、五大连池、绥芬河等机场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谋划建设鹤岗、虎林、饶河、嘉荫等机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哈尔滨机场对俄远东地区门户功能,完善对俄民航合作平台和机制,争取航权安排,优化航线网络,新增和加密通往俄罗斯、日韩及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线、航班。推动哈尔滨临空经济区建设。
5、管道、电网和通信光缆:推进中俄原油管道复线工程及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加强北电南送骨干电网建设;加快中俄跨境国际陆地光缆项目建设,促进连接亚欧大陆的北冰洋海底光缆建设;加快哈尔滨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争取设立哈尔滨国际通信关口局。
三、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1、完善商贸物流体系。优化物流发展布局,建设一批物流园区、节点和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大型物流集团和专业物流企业,打造现代智能物流产业集群。
2、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中俄博览会大平台和主渠道作用,推动中俄、中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创建开放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跨境电商物流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交易方式,建立口岸综合服务体系。
3、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在哈尔滨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发挥哈尔滨银行卢布做市商优势,加快建设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结算平台,引导大型金融机构强化对俄综合服务功能。深入开展扩大卢布使用范围试点,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对俄合作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探索实施境外担保境内贷款融资服务,解决在俄企业融资难问题。
4、改善通关条件。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建设电子口岸,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全面实施关检协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建立大通关合作机制,搭建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尽快实现“一站式”通关服务。继续申报在哈尔滨、绥芬河设立中俄边境自由贸易区。
四、加大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与开发力度
1、深化能源、矿产资源合作。鼓励国内有实力企业特别是央企开发利用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加大能源、矿产资源进口力度。扩大中俄电力合作。加快实施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等项目。
2、深化农业合作。拓宽对俄农业合作领域,加快从传统劳务输出、从事种植业向从事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批发零售等方面扩展。积极推进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加快推进中俄现货农业合作区建设。在黑河、抚远、密山、东宁等市、县,建设面向俄罗斯市场的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出口基地。
3、深化林业资源合作。积极扩大对俄木材资源进口,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境外采伐,建设境外木材加工基地。支持绥芬河国林木业城、阿玛扎尔林浆一体化项目建设,积极参与比罗比詹等地木材加工,加快推进中俄合作犹太自治州木材加工园区建设,推进绥芬河木材加工交易示范基地建设,谋划抚远木材加工交易示范基地等项目,在滨海边疆区和外贝加尔边疆区开展森工领域合作。
4、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与俄罗斯加强在森林、湿地和草原保护以及界河和跨境河流水污染防治等领域合作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积极开展中俄界河水文测验与水文报汛合作。
五、加强跨境产业园区、产业链建设
1、加强跨境产业园区建设。与俄罗斯研究共建跨境经济合作区,引导国内企业在俄罗斯建设一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完善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运行机制,推进哈尔滨、大庆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工作。推动设立黑河、绥芬河、黑瞎子岛跨境经济合作区。积极推进境内外园区建设。
2、延伸跨境产业链。制定对俄跨境产业专项发展规划。组建以中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合作联盟,加强跨境机电、电力、能源、矿产、林业、农业、物流等领域投资合作。积极建设中俄双向贸易和加工基地,形成跨境产业良性循环。积极开展航天航空产业合作,打造中俄航空航天合作研发制造基地。
3、构建外向型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国际市场需求,通过重点扶持一批电站成套设备、重型装备、生物制药等高端产品大型出口加工企业和配套产业群,提高高端产品出口比重。加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促进文化教育、中医药、金融保险、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
六、广泛开展人文科技交流合作
1、开展文化旅游合作。加快打造哈尔滨中俄音乐文化交流中心。积极开展中俄双边文化交流、文艺互访、体育赛事活动。鼓励文化企业在俄兴办文化实体,吸引俄罗斯企业和艺术家在华依法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打造具有俄欧风情和龙江特色的时尚文化产业。提高中俄两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在重点旅游城市间增开航线,完善边境旅游通关。整合旅游资源和品牌,打造中俄旅游精品线路和旅游产品。
2、开展教育合作。推动我省高校与圣彼得堡大学等俄罗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合作,建设双方高校联盟。提高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和中俄联合研究生院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中俄人文协同创新中心作用,加快培养对俄语言、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人才。
3、开展科技合作。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研发机构扩大对俄科技交流,推进与俄罗斯科研机构在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核电装备、复合材料、船舶制造、医用激光工程、生态保护、矿山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合作。加快推进合作平台建设,促进高水平科研人才交流,加快推进研发成果产业化进程。
黑龙江新闻网(2015-06-11)
上一篇:5月国内稻米市场行情回顾及展望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