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媒体关注

大庆市大同新能源产业“风光”无限 独具优势风电开发首选之地

2016-10-17

大庆市农业委员会

本网讯(赵敏黾)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时就龙江转方式调结构做出了明确指示,带着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大同区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踏上新征程,这其中,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字号”产业尤为显眼,它不仅是大同经济社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量”,同时也成为大同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的新注脚。

独具优势,风电开发的首选之地

金秋时节,风清气爽,沿着大同区毛昌路向东行驶,目之所及,一台台高达70米的风力发电机整齐地耸立在公路边,远看就像是一片白色森林,与蓝天、白云、绿地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画。

风力发电场不仅是大同区乡村的美丽一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作为朝阳产业也已经成为全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大同发展新能源产业有何优势?“我们区地处举世闻名的敖古拉大风口,年平均风速4.1米/秒,风电场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6.99米/秒,年有效风速可利用小时数达到8100小时,风速大、风向稳定、风能密度高、可利用小时数长,全区可供开发风力资源总量144万千瓦,具备了内陆风电场建设的所有优势,是风电开发的首选之地。”大同区经济和发展改革局新能源产业负责人梁文战说。不仅如此,大同区云雾天少,大气透光性好,太阳能年日照时数为2872.2小时,年太阳能辐射量每平方米为5074兆焦,可开发总量在百万千瓦以上,非常适合太阳能光伏技术应用。

丰富的风力、光伏资源既是大同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所在,又是该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为了吸引企业前来投资,该区在投资环境建设上狠下功夫。“我们简化了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制定了项目手续代办制、联合办公限时服务制、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等等方便企业投资的办事程序,且各职能部门一事一议,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条龙服务,为入驻企业创造了宽松发展环境。”大同区经济和发展改革局局长史国庆告诉记者。

能源“巨鳄”,纷纷到大同“争风”

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风力发电优势,从2010年初开始,华能、大唐、中电投等大型国电企业纷至沓来。其中,华能集团大庆绿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18.02亿元的华能20万千瓦风力发电一期四个风电场于2012年5月建成并网发电,这也是全国单机发电能力最大的陆地风电场。华能二期又有两个风电场正在吊装,今年年底华能建成并网发电。届时,华能集团大庆绿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6个风电场总装机达到30万千瓦,年发电总量将达到6亿千瓦时,实现产值3.7亿元。

在华能能源“老大”的带动下,大唐新能源、三峡新能源、内蒙古山路、北京京能等大型能源“巨鳄”纷纷前来大同“争风”。大唐新能源也把东北区新能源发展重点放在了大同区,大唐大庆东辉新能源有限公司祝三风电场已于今年3月并网发电,青山风电场正在桩基础施工,预计明年并网发电。新北电力紧跟其后,2个风电场已获得相关部门核准,正在筹备开工建设。还有国内几家大型能源企业正在与大同洽谈开发风电项目。大同五年内将成为龙江西部第一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

“追光”之路,光伏产业渐入佳境

大同人在抓住“大风刮来的钱”的同时,也不错过“天上掉下的钱”。该区按照“风”“光”不分家,统筹规划,一体开发,一体建设的原则,坚持一手抓风电资源开发推进,一手抓光伏资源招商推介,推动“风”“光”一体联动发展。华能集团正是因为大同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前期风电合作基础,再次选择大同投资光伏产业,首批确定的2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环评、土地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正在申请投产规划指标。内蒙古山路集团是我国北方老牌能源生产企业,已经争取到省投产规划指标。如今,新疆特变电工、上海航天机电、晶科电力等光伏企业也选择在大同扎根发展。

“捕风”“追光”,大同区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在精心培育下,未来,这无限的风光资源也必将为大同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去“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