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转化 >> 正文

成果转化

玉米(玉米须)杂粮杂豆药食同源产品研讨交流会在哈召开

2023-11-27

11月16日,“科技志愿共话同行,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玉米(玉米须)杂粮杂豆药食同源产品研讨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此次会议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绿色有机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体系和黑龙江省作物学会共同主办,黑龙江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协办,旨在宣传与推介黑龙江药食同源农产品,并推动绿色食品和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龙江实践,展示和提升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省农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来永才,党组成员、副院长卢淑雯,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王伟明出席交流会。

交流会现场,颜色各异、长短不一的玉米胎须茶、玉米须休闲食品,特用大豆制成的玉豆腐、纳豆等各色产品摆满了展示台,吸引与会人员品尝鉴评。省中医药科学院、省农科院的专家学者以及农民企业家,分别围绕玉米须药食同源产品、玉米深加工产品和特用大豆豆制品等内容进行了现场推介。

玉米须,农民俗称“苞米胡子”,是玉米的花柱和柱头,是农民再熟悉不过的玉米副产物。玉米须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上认为它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称它为“龙须”。近年来,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发挥黑龙江省玉米大省的资源优势,围绕玉米须做起了大文章,以玉米须为原材料研发出药食同源产品,研发了粒须产量双高的玉米新品种和玉米胎须生产加工技术,把玉米田变成保障人们健康的大药房、大厨房,延伸了玉米产业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所长钱春荣说,黑龙江省种植有9000万亩玉米,保守估算年产玉米须可达到9000万斤。如果能够把这些玉米须进行深加工,就可以把黑龙江的玉米须做成像云南三七一样的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黑龙江农民增收开辟新的路径。

大豆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在人们经常食用的五谷杂粮中营养价值最高,有“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的说法。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的科研人员还致力于制用大豆产品的研发,开发了一系列特用大豆药食同源产品。绿皮大豆由于可以防治冠心病、心绞痛,保护肝脏,减少蛋白分解,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用绿色大豆做成的豆腐颜色“嫩绿”,口感鲜嫩,科研人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玉豆腐”。交流会现场,科研人员给与会人员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分别选取5斤普通黄豆和5斤绿大豆在相同制作工艺的情况下制作豆腐,由于“玉豆腐”的营养更高,深受市场欢迎,可比普通豆腐多卖出13元。

来永才副院长表示,黑龙江省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才成使“中国大粮仓”变身为“绿色粮仓”和“绿色厨房”。近年来,省农科院围绕“四个农业”做了一系列工作,特别是在“绿色农业”方面研发了一系列绿色栽培和生产全过程配套技术,在“质量农业”方面开展了玉米全株高效利用和大豆多样品种开发,为我省“品牌农业”做了成果储备。下一步,省农科院还将继续围绕“四个农业”持续发力,集中各优势学科团队开展攻关,积淀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储备,支撑黑龙江省大农业发展。

交流会同期还召开了“科技志愿共话同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专家学者恳谈会。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省农科院等行业内专家以及药食同源生产企业、科技特派员、种植合作社、农户代表等,共同研讨药食同源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