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媒体关注

激活龙江资源优势 引领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2016-04-29

“绿色黑龙江,中国大粮仓。”作为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黑龙江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和超群的产业基础优势,借此机会,就激活龙江资源优势,引领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推介如下:

一、黑龙江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资源优势

黑龙江省现有耕地2亿多亩,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占到80%,黑土面积占全国黑土面积的67%。黑土中腐殖质含量是黄土和红土的五到10倍,产出的农产品口味纯正、品质优异、营养丰富。据统计,我省每年的平均化肥、农药使用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是内地一般地区的1/3、1/7左右。昼热夜凉,作物干物质和微量元素积累多,品质优异。水资源总量达810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天然的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起到了优越的生态屏障作用。

二、黑龙江省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前景

1、绿色有机食品市场潜力。黑龙江省是全国绿色有机食品种植、总产双第一的大省。2014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7209万亩,约占全国的1/5。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0个、面积5905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1/2;全省绿色(有机)食品原料产量2360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6。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总产值2030亿元,约占全国的1/6;实物总量3650万吨,约占全国的1/5。按照国家“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的总体部署,依托龙江自然资源优势,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将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预计未来5年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年均增长将在8-13%,种植面积将达到9000万亩,绿色有机食品及初加工产品产值可达到2800亿元以上。

2、绿色有机农业产业情况。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工作方案》等,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措施。2014年,全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80个,完成绿色食品加工总量1290万吨,有效使用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1902个;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0807个,占全国的11.8%。在“三品一标”产品中,黑龙江著名商标160个,全国驰名商标33个,20个中华老字号和8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另据统计,黑龙江省绿色优势食品旗舰店全国已达79家,开办独立品牌连锁店1200家。

三、黑龙江省绿色有机农业的格局

黑龙江省拥有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天然禀赋资源,国内外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产业发展基础业已形成,亟需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格局,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打造全省绿色有机农业百花齐放的特色格局。具体格局如下:

1、优质寒地粳稻产业。粳稻大米是我国北方人喜食的主要口粮,北方14省(区、市)现有5.5亿人口,每年需要400亿公斤稻谷,其中黑龙江省稻谷总产占50%,商品稻谷均来自黑龙江省。继续在五常、佳木斯、绥化等地完善水稻种植基地,整合水稻加工资源,打造大型精制大米加工产业,同时发展米糠深加工、米糠精炼油和碎米深加工等附加产业。

2、绿色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黑龙江省是全国绿色大豆的主产区,据统计,全国每年需要1000余万吨黑龙江省绿色非转基因大豆,市场前景广阔。同时,随着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绿色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意愿正在加强。依托大豆原产地,可重点发展小包装食用油、植物奶、休闲食品、功能性蛋白产品、低聚糖、维生素E及传统豆制品等产业。

3、寒地马铃薯产业。黑龙江省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每年外销食用马铃薯100多万吨,能够为马铃薯产业创造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同时,可以向全国南部地区提供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预计经济效益在2亿元以上。依托黑龙江省冷凉气候,可以在加格达奇、伊春、绥棱、克山及森工总局部分地区实施马铃薯产业项目,发展马铃薯精深加工业和马铃薯休闲食品加工业。

4、食用菌产品加工业。食用菌产业在黑龙江省种植业中仅次于粮、菜,居第三位,已成为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出产各类食用菌产品55亿袋以上。依托已有的天然林业资源,可在佳木斯、伊春、鸡西、大兴安岭、齐齐哈尔以及森工系统部分地区重点打造优质食用菌种植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资源禀赋优异,发展大规模现代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条件成型,但围绕绿色有机农业产业链条尚不完备,行业发展空间潜力巨大,希望各位积极投身到龙江绿色有机农业,共谱未来新篇章。

来源: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