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9月5日至7日,“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精准鉴定工作推进会暨优异种质田间展示会”在省农业科学院顺利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旭院士、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杨海生副司长、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市场处王兆国处长,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姜以全副厅长、种业管理处付兴军处长,省农科院院长陈宇辉、副院长刘杰、科研处副处长李禹尧等出席会议。
座谈会期间,刘杰副院长汇报了我院在寒地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方面的工作进展和应用成效,并表示将把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任务,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关键技术和难题。杨海生司长充分肯定了资源精准鉴定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强调资源收集、鉴定、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基础性,并勉励各参与单位“既要只争朝夕、又要久久为功”。刘旭院士系统梳理了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CGEM计划)的设计脉络,并期许参与单位和科研人员立足高远、统一锚点、同频共振、有序推进,合力打好种业振兴的“第一仗”。
田间观摩期间,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春辉研究员、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所扈光辉研究员,向刘旭院士、杨海生副司长等与会领导专家介绍了项目启动以来收集、引进、筛选和改良的优异玉米种质资源。此外,来自我国玉米4大主产区的200余位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代表对展示的优异地方品种、导入群体、改良系等材料进行了现场评价和登记,申请共享利用优异种质资源2200余份次。
刘旭院士、杨海生副司长等与会专家对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精准鉴定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项目通过联合我国玉米主产区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协同开展玉米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改良与利用工作,将有力推动我国玉米种源自主创新,提升我国玉米种业核心竞争力。会议提出,到2035年,力争在祖国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基本解决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和同质化问题,并为后续其它作物改良计划的实施提供技术借鉴和人才保障,为我国种源自主、粮食自足、种业自立保驾护航。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