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创新 >> 正文

富硒技术助力白菜产业提质增效,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17

2023年10月14日,在黑龙江省双城区万隆乡建新村的富硒白菜示范田内,由黑龙江省富硒农业体系首席专家带队的技术专家组对小麦复种白菜模式下的富硒白菜进行了现场实收测产。本次测产通过随机选点、现场实收、数据比对等方式,系统评估了富硒技术对白菜产量、抗性、商品性及口感等方面的综合影响,结果表现显著,为全省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科学种植与精准测产

试验田采用“小麦—白菜”复种模式,于7月26日进行白菜直播,垄宽0.67米,株距0.5米,确保植株生长空间合理。在采收期,专家组随机选取富硒组与对照组各18平方米(3垄×9米)进行现场实收,严格记录各项数据,确保测产结果的科学性与公信力。

二、产量显著提升,单颗优势突出

测产数据显示,富硒白菜亩产量高达8838公斤,对照组亩产量为6408公斤,增产率达到37.92%。此外,富硒白菜平均单颗重量为4.91公斤,较对照组的3.56公斤增长明显,表明白菜在富硒条件下单株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为农户增产增收提供了可靠路径。

三、抗病虫害能力显著增强

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富硒白菜表现出显著优势。对照组中软腐病、干烧心病及蚜虫等病虫害发病率达34%,其中蚜虫侵害严重,最多侵入至包叶11层,严重影响植株健康。而富硒白菜病虫害发病率仅为4%,蚜虫仅零星发生于外部叶片,未影响内部商品结构,显示出较强的抗逆性与健康生长状态。

四、商品性全面提升,外观整齐品质优

富硒白菜在商品性方面表现突出:叶片颜色浓绿鲜亮,抱球紧实度高,株型整齐均一,商品性状优良。相比之下,对照组白菜叶片泛黄、早衰现象明显,外观品质与紧实度均较差。富硒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白菜的市场竞争力。

五、口感细腻甜脆,风味更佳

在品质品鉴环节,富硒白菜口感甜脆爽口、细腻无纤维,且无辛辣杂味,风味受到专家与农户的一致好评。而对照组白菜口感偏硬,带有明显辛辣味,商品接受度较低。表明白菜在富硒栽培条件下不仅产量与抗性提升,食用品质也实现了优化。

六、专家点评与产业展望

黑龙江省富硒农业体系首席专家在测产现场指出:“本次示范田再次验证了富硒技术在大宗蔬菜作物上的应用潜力。通过富硒技术的科学施用,白菜在产量、抗性、商品性与口感等方面实现协同提升,为全省富硒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该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的示范推广,助力龙江农业提质增效与乡村振兴。”

此次测产成果标志着黑龙江省在富硒农业技术创新与白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更坚实一步,也为全国富硒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