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创新 >> 正文

示范田里话科技 丰收节里话希望

2025-09-30

兰西县远大乡胜利村长期受土地盐碱含量超标,种植业产量和品质提升难度较大的问题困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驻工作队立足胜利村情,通过建立以种适地筛选耐盐碱大豆、玉米品种示范基地提升种田科技含量,让农民挑上科技的金扁担

在八里川耐盐碱大豆示范田,工作队重点展示了2024年鉴选出的齐农12 、黑农531、黑农91、牡豆56和克豆80等五个耐盐碱大豆品种。928,省农科院驻胜利村工作队组织种植大户实地观摩了耐盐碱示范基地。经初步测产,黑农531产量亩产468.69/亩,齐农12产量亩产421.09/亩,远超当地大豆产量。种植大户认真聆听、观察大豆的生长情况,纷纷询问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并对其他大豆品种的耐盐碱表现高度认可。通过本次观摩会帮助种植户深入认识优质大豆品种。

在西三百垧高产玉米示范, 工作队重点展示了合玉32、绥玉81、嫩单56和黑农玉324个玉米品种,并配套了免耕深松栽培模式。在实际测产环节, 驻村工作队个玉米品种试验地块随机选取5个抽样点进行理论测产,经测算,绥玉81理论亩产量达到811.5公斤,合玉32理论亩产量达到765.2公斤,其余两个品种理论产量亩产700公斤以上。让农民在亲眼看见玉米良种良法的田间测产结果,跟着看学着干,逐步掌握玉米高产的科技密码。

在八里川耐盐碱玉米示范田,驻村工作队对黑农玉105、嫩单50、绥玉11316个玉米品种的耐盐碱性和适应性进行初步评价,鉴选出嫩单50、中科嫩玉301等多个适宜本地区种植的耐盐碱玉米品种。

通过此次现场观摩会,胜利村种植大户不仅亲眼见证了集成技术显著优势,更加速了优良品种的推广效率,盐碱地粮食产能再上新台阶提供科技支撑。下一步,省农科院驻胜利村工作队将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加大耐盐碱玉米和大豆良种推广力度, 推动先进技术在胜利村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