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的科学路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以下简称“东北中心”)于7月1日至2日组织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及配套技术试验基地田间检查。此次活动由东北中心牵头联合院水稻体系共同推进,省农科院领导、机关负责处室及东北中心各科研团队骨干20余人组成检查组,现场指导、查缺补漏,为秋季测产观摩会提前谋划、夯实基础。
实地踏查多试验点,精准把脉科研进展
检查组一行先后深入大庆分院、齐齐哈尔分院基地,以及安达市先源乡红星屯、林甸、梅里斯等多个试验示范点。每到一处,专家团队认真听取各科研团队负责人的现场汇报,针对田间水稻生长态势、品种特性表现及配套技术应用情况开展实地勘察,并从品种适应性、栽培管理细节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现场提出优化建议,为科研工作靶向“问诊”。
总结部署双发力,锚定产业发展方向
在总结会上,省农科院副院长、东北中心主任卢淑雯对各课题组在项目落地、试验田精细化管理及任务指标推进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高度肯定。针对下一阶段科研重点提出三大方向性指引:强化品种与成果培育攻坚。聚焦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发,在大品种培育、科研成果奖项申报、重大项目争取等领域持续突破,筑牢技术创新根基;紧扣产业需求校准科研定位。科研团队需主动对接东北农业产业布局,以解决盐碱地水稻种植实际问题为导向,推动学科布局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通过建设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延伸耐盐碱稻米加工产业链等举措,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凝聚科研合力,为粮食安全贡献农科力量
此次田间检查不仅全面掌握了东北中心科研工作的实时进展,更通过跨团队的现场交流与协作,形成“互学互鉴、共同提升”的科研氛围。对及时发现并解决技术瓶颈、优化科研协作机制具有关键意义,为东北中心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也为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强劲的农科动能。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