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6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波接受海外网采访
海外网4月1日电 随着“两会”落下帷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已在近日公布。
然而,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农业现代化未来如何补齐“短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有效供给都有哪些途径,农村普惠金融能否全面“落地”,依然是今年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当务之急。
“十三五”开年之际,海外网财经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波,共同探讨新一轮农业改革发展的亮点与难点。在张晓波看来,只有通过合理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避免区域性和结构性不平衡关系,才能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有效供给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此次“十三五”纲要中更是着重强调了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张晓波看来,尽管进步值得肯定,但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依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和制约。“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是滞后的”他说到。
但在去年农业部广泛推行“一条龙”复式作业方式下,我国农业机械化有了显著提升。据统计,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超过40%,“三夏”小麦机收率超过92%,“三秋”玉米机收率达到63%。全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2%。
此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多途径有效供给更是迫在眉睫。张晓波指出,实现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有三:其一,要注重提高粮食产能。“从长远来看,要加快划定和保护好永久基本农田。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推广力度,提升种业发展水平,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其二,要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首先是质量安全的农业,要让消费者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要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其三,要注重农技和经营方式创新。“现代农业也是高产高效的农业,通过多途径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紧密结合、促进融合发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加速试点创新
在谈到我国粮食当前的供求关系阶段性变化时,张晓波指出,过去长期供不应求,主要是追求产量,忽略了结构性的问题。“我国应该发挥国际市场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当依赖进口并不是坏事。这样,腾出土地种植更适合国内市场的品种,有利于调整当前的农业结构”张晓波建议到。
然而,张晓波认为我国的种子技术比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要差很多。“这就让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开展多样的农业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举例来说,大豆原本是中国的产品。但美国人在70、80年代,把中国好的种子资源带到美国,之后又做了许多转基因技术,大大提高了豆的含油量。现在美国开发的品种如果拿来炼油的话,出油量要高出中国。所以现在中国炼食用油所用的大豆都靠进口。”
他同时强调,在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的基础上,应加快推进三方面的创新。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良种对农业生产发展至关重要,同样的品种比国外的产量低三分之一甚至低一半,就没有任何竞争力。二是农业组织体系创新。不让农民放弃或者剥夺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我们应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社会化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发展效率。三是制度机制创新。农产品产量不足时,我国可以通过实行临时收储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目前,新疆棉花和东北大豆已经开展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并取得了不少经验。下一步要总结已有经验,加速其他省市的创新试点,沿着“价补分离”的思路,保障农民种地不吃亏。”
“互联网+农村”战略 加强产业融合
继去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互联网+就成为热门话题和模式,并迅速吹到了传统的农业领域。时至今日,“互联网+农村”战略的已成大势。张晓波指出,互联网是具有无限魅力的,可以迅速拉近农村和城市的信息差距,农村与互联网的碰撞、融合,将带来超出想象的惊喜。
目前,电商在农村全面推进。从去年开始,阿里就推出村淘宝计划,并将推进千县万村,京东也在农村大量建设京东帮,这既帮助了农民获得物美价廉的产品又帮助了农民将自己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张晓波对此表示,“随着互联网元素的渗入,金融将在农村市场呈现多元化态势,最终解决农村金融领域基础建设落后,金融场景破碎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农业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铺开也将促进农村落后生产力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天津市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就指出,要促进农业功能向二三产业拓展,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应用,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等新型业态。(刘琼)
来源:海外网
上一篇:循环农业的特点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