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0
本报讯日前,硒谷功能农业科普巡讲中国行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启动。来自国际硒研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和全国各地功能农业相关人士近600人共同见证了启动仪式。
经过几十年的农业技术发展,我国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饥饿和贫困大幅度下降,然而营养不良如隐性饥饿(微量营养素缺乏)所导致的出生缺陷、免疫系统弱化以及慢性病患病率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严重影响我国的人体素质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沉重的社会代价。消除“隐性饥饿”已经成为全国和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功能农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供人们食用,从而解决由矿物质缺乏引起的“隐性饥饿”。自2008年提出以来,在赵其国院士的带领下,功能农业获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继高产、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农业阶段。《中国至2050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一书中明确指出:功能农业是实现21世纪的食品产业的两大重要趋势、重要抓手,一是提高食物的安全性,二是增强食物的营养保健性。
作为功能农业的方向之一,富硒功能农业旨在“让农民增收、让人民增寿、让企业增效”。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产学研单位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富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已经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当前民众对功能农业知之甚少,从国家政策到民众认知,功能农业科普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启动仪式上提出了功能农业科普中国行的倡议,结合我国功能农业具体发展和民众对功能农业认识的具体情况,大力开展功能农业科普工作,引导居民参与到改善营养膳食、支持功能农业发展的行动中来;提高广大民众营养意识,从而达到增强全民健康素养的目的。
据悉,“硒谷功能农业科普中国行”系列活动将在全国各地同步展开,以科普巡讲、中国居民硒普查、有奖知识竞赛、功能农业基地观光考察等各种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社区、单位开展。(胡璇子)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