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5
目前,扶沟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是形成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是病虫害发生危害高峰期,也是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的最佳时期,“虫口夺粮”正当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当地小麦“一喷三防”作业,有了新“武器”——农业无人机。4月21日上午,来自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的作业车辆陆续进入扶沟县大李庄乡任庄村,从这里出发,作业车辆、作业人员和农业无人机将在附近村庄分别进行喷洒作业,当天便可完成4000余亩小麦的飞防作业。
任庄村是当地有名的小麦高产村之一,在该村及附近的高标准粮田示范方内,主要的种植品种为周麦22和矮抗58。参与此次飞防作业的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作业队,共有作业车辆8台,农业无人机20余台,分为8个小组。随着飞防作业队队长一声令下,8个作业小组有序开赴作业田块,正式开始飞防作业。河南日报农村版·农资快递记者在作业现场看到,农民眼中的高科技机械——农业无人机,在喷洒作业操作中,不仅效率高,且操作相对简单。因为搭载自动化智能模块,操作人员只需将无人机电池、药箱等安装完毕,并调试好作业模式,只需轻轻一点,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农业无人机——P20便可实现自主作业、自动打药,在作业过程中,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飞行姿态、飞行高度等参数。
对于农业无人机喷洒农药,任庄村的村民并不陌生。早在去年,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便为该村示范并进行小麦飞防作业,除了高于人工打药几十倍的效率外,提及飞防效果,村民更是无不“点赞”。任庄村党支部书记任广喜介绍说,以往当地在小麦“一喷三防”中,往往采取人工背药喷洒,不仅费时费力,防治效果也非常差。任广喜解释说,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差的关键原因,就是不能做到统防统治。“人工打药慢,一小片小麦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更重要的是,由于喷洒时间不一致,导致许多病虫害在田块之间来回迁移,尤其是二代小麦蚜虫,喷一下就换个地方,喷完了再回来,结果是打药好几遍,还是不能彻底解决。”提及往年人工打药的情形,任广喜苦不堪言。
而如今,方便、高效的无人机飞防彻底解决了小麦病虫害防治难题。去年尝到无人机飞防“甜头”,今年更多的村民选择无人机打药。“去年一对比就看出来了,无人机打药的小麦,病虫害就治住了,这高科技就是好。”现场一位村民说。据任广喜介绍,任庄村的3000余亩小麦中,采用无人机飞防的就超过2000亩。“一天就打完,用药少,用水省,效果还更好,当然选择无人机打药了。”看到正在作业的无人机,任广喜对今年的小麦收成,更有信心了。
来源:中国三农网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