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6
本网讯(赵敏黾) 发展靠环境,环境不仅包括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在内的“硬环境”,更包括政策、服务、法治建设等在内的“软环境”。只有“软硬兼施”,打造好发展环境,才能进一步吸引优质的生产要素、人才和产业。 肇州县结合县情实际,实施多项举措打造发展“软环境”,催生发展新动力。
创新电商发展模式,实现对外贸易新突破
如何更深层次地提升商务水平,优化对外贸易发展“软环境”,肇州县商务局没少动脑筋,推出几项新举措:坚持“简化环节、全程跟踪、注重实效”原则,实行“领办制”、“代办制”和“一站式”办公,推动重点商业项目尽早落地、重点商业企业稳定运行。
建立部门协调服务机制,对于新引进的重点商贸项目,坚持“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及时解决项目引进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搞好政策争取、品牌培育和融资协调,努力为企业提供热情周到的商务服务。
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和引导县内绿色食品企业主动融入“互联网+”大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创新电商模式,引入有实力电商企业,拓宽县内农产品企业营销渠道。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督效率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根据县情实际,结合自身工作,制定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政务“软环境”。
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直接监管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督促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保持对非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
积极推动“安监干部进企业活动”,在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问题,结合“首查不罚制”,对首次检查发现的隐患督促整改,先期不罚款。
针对安全隐患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或者一个部门无法完成整改的隐患问题,采取联合执法检查的方式予以解决,安全监管联合执法工作逐步常态化。
在打造亲商、活商、安商的优良服务“软环境”上,这个县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探索,注重实效,以求更好地服务群众。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列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清单之外不执法,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模式;由监管型向服务型转变、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大对企业的帮扶指导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
优化审批流程,将行政审批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和时限进行网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企业办理相关登记手续,确保项目快速启动。
成立优化发展环境监督组,重点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严肃处理工作效率低下、服务态度恶劣、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行为,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打造“市场优良、环境优越、服务优质”的新环境。
多措并举添助力,保障发展环境
如何打造环保和谐执法氛围,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软环境”,县环保局扎实推进,不断创新。
一次办结: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及环保要求、属于权限审批的建设项目,给予高校审批,一次办理完毕。
两上网:利用部门网站,公开环评审批“一次性告知单”,列明审批条件、审批流程,使企业明明白白办事;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建立公开、高效、标准化的环保审批流程。
三缩减: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报告表项目,采取内部会签方式,实现“一事一批”缩减时间;对污染较轻、环境敏感程度较低的项目,不再组织专家集中审查,必要时采取个别咨询形式缩减时间;优化内部审批流转过程,将环评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限由法定的60和30个工作日,缩减到20个和13个,保证在审批时限内给予批复。
网格化监管:推行“双随机”检查,制定对各类企业和污染源的年度抽查比例,避免环境监管随意性,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改变“重监管、轻指导”思维,提前介入,指导到位,避免企业盲目上设施,减少经济损失,重整改原则,对环境违法行为杜绝一罚了事、以罚代管,指导企业规划环境管理,完善治污设施,消除污染现象,实现长远健康发展。推动环境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努力为企业发展倾心助力、保驾护航。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