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人民网哈尔滨8月29日电 在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里,有这样一段话:“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这段话让每一个黑龙江人都感到由衷的高兴、自豪,因为“专家大院”、“院县共建”,都是黑龙江省的首创,是黑龙江省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的成功经验。这个经验,就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的首创。
多年来,黑龙江省农科院一直坚持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并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多形式的科技合作共建,包括院县共建、院村共建、院企共建等,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摸索出以“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致富项目、农民培训、产业联盟”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共建模式,将一批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到田间地头,带动农民增收脱贫,建起了科技与农民对接的直通车。“院县共建”模式被农业部作为十大农技推广新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并连续两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仅2013-2014年,在全省各县普遍开展了农业科技致富项目,累计实施致富项目199项,涉及4.32万农户,促进农民增收6.83亿元。
“多层次”科技特派亮点频现。2003年以来,省农科院先后四批次向39个县选派了52名科技副县(市、区)长,开启了科技推广、技术富农的新模式;先后三批次选派729名科研人员分赴全省28个贫困县、325个村开展科技服务,实现农民减灾增效2.03亿元。
“示范工程”让农民搭上科技快车。近年来,省农科院先后承担省政府重大专项6项,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样板,其中黑龙江(兴十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2.4万亩,经两年建设,实现了农业生产集约化、机械化、科技化,村民人均收入翻两番,最终撤村变镇,打造了现代规模化农业助推小城镇化的成功实例,带动了龙甘泰地区农业标准化发展。在双城、兰西、克山、嫩江、富锦等五县市开展高效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以农民合作社为扶植对象,每个示范基地规划的面积均为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总规模4.25万亩,项目区农民年增收20%以上。
“多形式”农业科普趣味高效。针对农民需求,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动漫、挂图、图书等表现形式的科普作品。其中,《黑龙江农业新技术系列图解丛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代农业新技术系列科普动漫片》及配套丛书获全国科普微视频和动漫优秀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普作品奖。
“黑龙江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解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着力构建了“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的农业信息化网络综合服务平台,集成专家在线服务、科普宣传、新成果新技术推介、农情发布、病虫草害预警、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农业物联网等元素于一体,以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为服务对象,通过提供专家远程技术咨询、精准农业在线生产示范、农业资讯等服务内容,实现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化、信息化、实时化,突破了农业科技服务的时空制约。(杨海全、王红蕾)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