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9
黑龙江经济报 | |
兰西县年产秸秆130余万吨,以往每到秋收季节,农民们的习惯做法是一把火将秸秆烧掉。今年,该县与国内20多家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抓实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助力绥化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 找好秸秆综合利用“出口” 按照绥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意见》的要求,今年,兰西县通过能源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工业化利用、肥料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等渠道,引进大型秸秆综合利用企业10余户,推动生物质能、秸秆饲料、纤维原料、商品有机肥等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深度开发生态红利,助推绿色发展。目前,该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超过40 %。 兰西县韩奉财县长说:“找好秸秆综合利用‘出口’,兰西县做到了‘四个全力’。一是超前谋划,全力营造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氛围。今年年初,兰西县就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成立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落实了举措,落靠了责任。二是明确目标,全力打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兰西县被省里确定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之后,全县积极作为,快速行动,制定下发了《兰西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实施方案》;完成了省级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园区的选址和可研编制;启动了榆林镇、兰西镇、红光镇、康荣乡、北安乡五个乡镇的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争取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补贴资金1000万元,现在正在积极落实。三是借助外力,全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今年年初以来,兰西县与北京元易等20多家国内大型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四是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兰西县强化政策激励,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重点在‘五化’上做文章。下一步,兰西县将凝心聚力,夯实举措,进一步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抓实抓好,为绥化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加油助力。” 破解秸秆综合利用难题 秸秆是用途广泛的生物资源,但如何把秸秆从田间地头收集上来是急需破解的难题。兰西县以培育秸秆利用企业为核心,灵活机动地把秸秆收储点设置到田间地头,探索了大规模打捆、专业化运输、环保式处理的收储模式。 文海生物质能源开发公司于2006年建立,主要生产环保型秸秆固化燃料。今年,兰西县利用被我省确定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的契机,争取项目补贴资金1000万元,重点支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优先发展。文海生物质能源开发公司成为了此项政策的受益者,公司每回收一亩地秸秆可获得补贴20元,每生产一吨固化燃料可获得补贴100元。同时,兰西县积极推动农村户用生物质锅炉改造和城镇建成区燃煤小锅炉生物质能源改造,为秸秆固化燃料造声势、找销路。这些鼓励措施极大激发了企业的发展信心。今年,公司新上了4台进口打包设备,预计回收202国道和绥肇公路沿线20万亩农田的农作物秸秆10万吨。 兰西县还把秸秆饲料化利用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和循环农业的重要抓手,计划通过发展草食畜牧业,年消耗秸秆12.3万吨以上。近年来,兰西县利用资源优势吸引了大辉牧业、平远牧业等一批奶牛、肉牛、肉羊养殖企业投资建厂,拉动全县肉牛、肉羊养殖量分别达到12万头和24万只。在此基础上,该县加大了玉米秸秆青贮、黄贮力度,一方面鼓励养殖企业以及乐姆集团、东金集团等饲料加工企业建设永久性青贮窖,与农民签订青贮玉米收购协议;另一方面,鼓励农民回收废弃秸秆卖给养殖企业,制成饲料,增加收入。 走出秸秆综合利用新路 通过不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兰西使秸秆的原料化利用实现升级。今年以来,该县与国内20多家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目前,投资5000万元的四川火车头星河生物质环保建材生产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年可收储秸秆12万吨;北京元易生物质天燃气项目已完成注册和选址;中南粤水电生物质发电、兰康无甲醛环保秸秆板等多个项目也已初步确定了投资意向。 按照种养结合、农业优先的原则,兰西县进一步加大了秸秆还田力度,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耕作模式和秸秆堆沤造肥还田技术。该县计划到2020年推广秸秆还田面积20万亩,转化秸秆10万吨;同时依托康懋生物科技及超越肥业,三年内上马15个年产1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年消化秸秆可达17万吨。 该县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不断扩大这一产业对秸秆基料的需求,这是兰西县秸秆综合利用走出的一条符合该县县情的大胆新路。 该县把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植入燎原、星火、远大等4个食用菌生产基地,扩大秸秆基料化示范区域和种植规模,年可消化秸秆2万吨。 兰西县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进程,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力争到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