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5
本网讯(赵雪莲 刘淑芳) 去年受自然灾害和政策调整的影响,玉米比往年减产20%,价补分离后致使玉米价格由往年的0.7元/斤下降到0.48元/斤,农民的收入由原来的每公顷14000元下降到9000元左右,部分农户效益出现倒挂。
为此,我镇多次召集各村领导会议,研究如何调整种植结构,让农民增加收入,集思广议,最后决定由农业镇长带队去内蒙考察中药材种植情况,还去了安徽亳州考察了中药材的销售情况,通过考察,我镇有2个合作社决定种植防风、丹参、芍药、白鲜皮等中药材共计730亩,同时和安徽亳州签订了销售协议,有了订单,他们就能放心大胆的种植了,这些药材多数都是当年达产达效的,预计纯利润在100万元左右。
我镇在三年前开始种植地摆木耳,效益年年增加,今年在去年的70万盘基础上增加到110万盘,每盘纯效益是1.00元,110万盘,预计效益是110万元,
新华村1000亩水稻订单项目,种植的品种是绥粳18,优质米,价格比市场价能高6分钱,同时,在这1000亩当中,有一部分是稻田养鸭和养鱼项目,搞立体种养殖相结合,实施的是田间监控,搞绿色水稻种植,预计鸭稻的亩效益是2800元,而鱼稻的亩效益是4190元。效益很可观。兴国村张治涛家种植了52亩大榛子,从辽宁引进的品种,三年挂果,七年达到盛果期,效益很可观。
来源:鸡东县农业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