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31
本网讯(赵敏黾) 找准穷因,才能彻底拔穷根。
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在精准扶贫上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政策,通过摸底贫困家庭情况,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精准发力,因人施策,确保帮扶措施“八到位”,将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政策和措施落实落靠,最终全镇带动166户贫困户走出困境。
扶贫责任落实到人头,为确保干部包保到位,年初就确定了干部包保机制,科级干部每人包扶4户,一般干部每人包扶3户。
全体干部职工入户对接,对所包扶户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并填写建立了精准扶贫户台账,对每户家庭收入、致贫原因、有无收入来源、是否有劳动能力、务工意愿、在校生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登记。同时,梳理出各户各类信息18个方面210余条,涉及存在的问题25个。
扶贫需要大家援手,区财政局、区农业银行、区国税局、五十二中学等区直部门、企事业包扶单位陆续与精准扶贫户完成对接,现正在根据各户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包保措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帮扶要到位。这个镇根据前期入户的调查,针对每户家庭实际制定了帮扶措施。有62户缺种肥,镇里出资15000元,帮助购买肥料和种子;有7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村里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帮助完成了春耕;另外针对11户特困户,减免春种用水费用,为农户节省近1000元水费。
针对有意愿发展养殖的和去年养殖比较好的户,继续无偿提供禽雏,现已向诚成家禽孵化场预定5000只,6月中旬可放雏;针对有务工意愿的,镇里协调八厂物业、劳务分包公司,以及金晟蔷双孢菇生产基地、上仓济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省级科技示范园区等产业园区,提供务工岗位,目前,进入企业厂矿务工3人、月嫂1人、园区务工5人、同时做到随有岗位随时输出,做到了项目扶助到位。
如今,无论是种地还是养殖,技术环节都日趋重要,在扶贫工作中,亦是如此。镇里组织农业站、畜牧站和合作社技术人员以及种养大户组成产业精准扶贫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队伍,采用送科技下乡、举办技术培训班、入户现场指导等形式,对贫困户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现已开办技术培训班两期,培训50余人次,入户指导70余次,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实事难事12件,发放种养技术手册100余份。受益贫困户纷纷感叹:“镇里的技术帮扶很到位啊。”
贫困家庭中,有一些是因学致贫的家庭,镇里根据这些家庭的实际,进行捐资助学。一方面,对义务教育贫困家庭的在校生,在住宿书本等费用上给予减免政策;另一方面,镇财政列支专项资金3万元,给予助学补贴。9月入学后,助学补贴发放到学生手中,着力减轻他们的上学负担。
再说多元驱动到位。积极探索“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和“合作社+养殖专业户+农户”的养殖模式,按照统一提供雏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技术、统一防疫灭病、统一产品销售“五统一”的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了“政府引导、龙头企业运作、贫困户生产经营、企业服务指导及回收销售”的利益驱动机制。
通过这种合作加盟的模式,用资金、技术、产业链条等因素,将合作社同贫困户紧紧链接在一起。并建立了双方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确保贫困户养得下,发展好,增收快,力争让贫困户的收益最大化,充分保障了贫困户的权益,拓宽了致富路子,提高了收入水平。
说到贫困,可以想象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多是不容乐观的。高台子镇的精准扶贫户中有50户的住房是泥土房,到现在还剩下35户没有改造。这就是今年扶贫工作的重点。
如何解决?他们在严格落实上级住房改造补贴政策及残疾人住房补贴的基础上,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各种材料加上人工费每户累计投入4000元左右,力争9月上旬完成,现正在按住建单位要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在春耕后陆续进行住房改造。
如何做到基本保障到位?这个镇把166户精准扶贫户全都纳入低保范畴,每年享受低保金平均每人3000元左右,最高3720元,精准扶贫户中的一二级残疾人每人每年2160元。在此基础上,镇里给予精准扶贫户每户500元的生活补贴,购买生活必需品,缓解生活压力。此外,按照“八有”标准,所有贫困户都要吃上自来水。
下步工作中,这个镇将进一步研究扶贫措施,完成房屋改造,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自来水改造,确保扶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大庆日报记者 红军;大庆网编辑:石 晶)
来源:大庆市农业委员会
下一篇: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引领融合发展能力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