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媒体关注

肇州两万农户获益“猪经济” 让村民告别一个“穷”字

2017-08-28

本网讯(赵敏黾) 在肇州县,一个养猪户存折里存上6位数,那都不是个事儿。养猪,让一些村民们告别了一个“穷”字。

说起猪产业,肇州县2万养猪户,对养猪有着别样的情结。在这里,人们爱养猪、会养猪,少的一两头,多的一两万头。

随着生猪产业链条的加长,不仅为本地的龙头企业提供了猪源,也为肇州县生猪养殖的再扩大,埋下了伏笔。眼下,一些养猪户们的猪舍里,听到的不仅仅是农户们叫猪的“啰啰”声,还有那不断发出的笑声。

在韩永福的猪场里,150多头母猪,每年能繁育仔猪3000头左右。母猪、猪崽都在产床上,小猪长到100斤左右才下床。每年,他家的猪场产值都在百万元左右。

猪,养得多、养得好,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加工与收购。在县里的几家大型加工企业,收购来的生猪进入屠宰后,直接走向广东、湖南、新疆、内蒙古等20多个大中城市。再通过这些城市的熟食品、香肠加工等,间接地走向全国。

目前,县里共有两家大型屠宰企业。一个是鑫珑腾肉业,一个是宝鑫肉联。而鑫珑腾肉业,一年的屠宰量就是50万头。

据鑫珑腾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讲,县里的50万头生猪,被鑫珑腾企业收购后,经过屠宰、分割、分门别类后,24小时内,打包装箱后的猪产品,或乘飞机或坐冷藏车,送进广东沿海、西北、西南地区等一些城市的专卖店来销售。

在企业的生产车间内,近百名工人正围绕生产线紧张工作,从屠宰到分割,大约需要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有几名工人开展流水作业。记者看到,精分生产线上,猪身上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将被精挑细选出来,进行单独销售,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像天梯、眼线、内脏、板油等这些产品的附加值都非常高,板油在华南地区非常受欢迎,每斤高价能卖到30多元,这么高的附加值必须进行精挑细选。”负责人说。

据了解讲,一头生猪从上线到进入冷库,只需要两分钟的时间。现在每天屠宰分为两班,早上5点到8点一班,屠宰量在500头左右,下午12点到3点,屠宰量在500头左右,平均每天可屠宰生猪1000头。随着市场的开拓和产能的提高,公司的屠宰量也在相应增加。

在肇州县,鑫珑腾肉业可谓吃配生猪的大企业。除此之外,县里的大部分生猪则以活体猪的形式运往外埠市场。近的提供给大庆、哈尔滨等猪肉大型企业,远的运往广东、山东等地。

“今年,生猪的价格波动很大,虽然经历了5元、6元、7元不等的价格浮动,但许多农户积极性还是很高。为啥?因为有账可算。”县畜牧兽医局负责人说。

采访中,记者与县畜牧兽医局的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一头生猪大约在200斤左右,每市斤生猪平均按6元计算,能卖1200元。全县百万头生猪,产值是10亿元以上。去掉本地市场留用的2万头,其余的生猪以成品肉、活体猪的形式流向外埠。

养猪,带来的是花花绿绿的票子,许多养殖户开始扩大规模,大兴土木。目前,全县万头以上养殖场2个,千头以上养殖场20多个,300头以上的养殖场近300户。

如今,县里形成了屠宰企业+养殖公司+规模养殖场+农户,这样一个生猪产业链。而且,产业链条越拉越长。

养猪,有龙头企业做后盾,养猪户积极性高涨。

来源:大庆市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