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媒体关注

穆棱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2018-05-07

近年来,穆棱市下城子镇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挖掘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潜力,推进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了以穆棱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南站村现代旅游景区和孤榆树村红色教育基地为主的产业融合综合体,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发展现代农业 把园区打造成为乡村旅游景点

穆棱下城子镇始终坚持“做强主导产业、做精特色园区”的思路,全力推进穆棱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建设,形成了沿穆棱河流域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带。园区占地面积5200亩,沿穆棱河岸西4.1公里,集聚温室、冷棚、科技观光棚、食用菌棚达1100栋,并以每年200栋速度递增。目前,引进公司及大户10家,创办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00多人。

穆棱河流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先后建成了富硒水稻、对俄蔬菜出口、北菜南销、有机果蔬采摘、绿色食用菌种植等特色农业基地,年可产有机富硒水稻3000吨、各类果蔬5400吨,食用菌400吨。打造了悬羊砬子有机黑木耳、春天里有机果蔬、富赢全脂米糠、禾润9°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其中和润9°西红柿打入北京、哈尔滨等一二线城市大型超市,产品供不应求;悬羊砬子有机黑木耳在黑龙江大米网、淘宝网上建店销售;富赢全脂米糠进入台湾市场。

园区在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的同时,还注重以旅促农、以农强旅,陆续建成了一批休闲观光采摘园,一个农业基地就是一个旅游景点,形成了“基地+景点+产业”农旅融合新模式。建设葡萄采摘园100栋,实现当年开园;百斤大西瓜观光园游客迎接不暇,每个西瓜价格超过500元;9°西红柿基地实现四季生产,冬季也可以体验采摘乐趣,市场销售供不应求。全国绿色食品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对俄蔬菜出口基地、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等一张张国家级、省级名片彰显着园区的魅力。

建设现代农村 把村庄建设成为乡村旅游景区

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乡村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化育人的活教材。下城子镇是“一类革命老区”和“吉东地区抗日领导机关所在地”,该镇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深度挖掘乡村历史文化,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2017年,下城子镇高标准打造了以“重走抗联路·弘扬抗联精神”为主题的孤榆树东北抗联密营教育基地。基地由入口景区、中国东北穆棱抗战十四年大事略记景区、郝家大车店景区、孤榆树地标广场区、抗联精神研究区、抗联文化广场区、抗联物资供应区、重走抗联路景区、侵华日军罪证区等“八区一馆”构成,占地面积200公顷,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日接待能力1500余人。同步推进了整村建设,完善了村内道路、围墙、河岸、停车场建设和绿化、香化、亮化工程,建立了“俺村有你一分田”生态庄园,形成了集红色教育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村旅游品牌。现已成为牡丹江市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牡丹江市8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牡丹江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成功接待了穆棱市“强基塑形千人计划”、牡丹江市管干部等培训班100余批次、6000余人的干部红色基因教育,在牡丹江乃至全省产生了较大影响。

做优现代旅游 把景区串连成为乡村旅游名片

整合优势资源串点成线,形成了以海月湾欢乐水世界、花海农业园等现代休闲旅游项目集聚发展的南站村现代旅游产业带。海月湾欢乐水世界总投资2.7亿元,占地15万平方米,被誉为黑龙江省车友最喜爱的十大旅游景区之一,被评为AAA级国家旅游景区。海月湾自2015年建成开园以来,接待游客100余万人,实现旅游收入达亿元。

2017年,下城子镇又成功引进青旅集团投资亿元以上的穆棱花海农业园项目,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对外开放。景区占地300亩,建有特色火车头度假宾馆、多功能演艺馆、农业观光智能温室、荷兰风车等设施,栽植花卉50多个品种,花期长达3个月,每年七、八月份怒放喜人,吸引游客流连忘返,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今年,下城子镇将深挖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将南站村现代旅游产业带与孤榆树东北抗联密营教育基地、穆棱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棚室采摘及周边景区、景点串线整体营销,进一步开通海月湾与花海之间的快速通道,使两个景区融合更加紧密、通达更加顺畅,持续把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带做大做强。 (郑世凤 本报记者 张晓姝)

来源:黑龙江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