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11月7日,伊春市政府与省农科院举行院地共建(科技包联)2025年工作总结会,共同盘点院地共建硕果、复盘实践经验。会议由副市长李东辉主持,省农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龙付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所、园艺分院、大庆分院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会议。

会上院地双方分别总结汇报了院地共建(科技包联)工作进展情况。2025年院地双方在铁力市建立水稻示范田1000亩,示范新品种3个,较当地平均增产10%;在嘉荫县建立大豆示范基地3个,较当地平均单产提升3%。引进农科院自育品种“榆黄蘑YC6”,示范菌包1万袋,较上季增产20%,每栋(1万袋)增收6000 元。举办蔬菜博览会,展示蔬菜新品种19个。在伊美区,建立伊春寒葱种质资源圃,完成资源分布、种群数量、生态环境调研,完成小兴安岭地区寒葱种质资源野外调查、收集,保存寒葱种质27份,同时首创蓝靛果+水果萝卜“果菜套种”模式,每亩增产水果萝卜1000斤以上,增收1500元以上;集成“大豆-紫苏”轮作、“紫苏-马铃薯”间作、复合微生物菌剂耦合改良土壤以及优异种质示范“四位一体”技术支撑服务。聚焦伊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测中心实验室质量体系不完善、重金属前处理不规范、农兽药残留定量检测效果不佳等23 项技术需求,成功帮助检测中心解决质量手册修订、程序文件编制、重金属检测优化等 23 项核心技术难题,助力伊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防线。
朱龙付指出,2025年虽然是院地合作的第一年,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26年要在总结今年成绩基础之上,认真的规划对接。省农科院要围绕2026年伊春市委、市政府的整体工作规划、重点任务来扩大合作,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希望在明年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省农科院各个职能部门要把伊春市政府的需求和今年执行的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理完之后形成清单,在院里层面上统筹形成科研技术项目,集中更多优势、资源和专家团队参与地方服务。
李东辉副市长强调,伊春市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今年开好头,明年迈开步”的定位,做好今年的收尾工作,同时谋划好明年的工作部署。2026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在院地合作的机制下,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技术集成示范和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共建特色产业基地和联合科研攻关等途径,推动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深化交流、拓宽合作领域,为伊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备案序号:黑ICP备11000329号技术支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